数据恢复教程SAN介绍
前面的数据恢复教程中我们介绍了其他的几种存储的方法,今太我们再来看看SAN的存储。希望对大家以后遇到SAN的数据恢复有帮助。
SAN是Storage Area Network的缩写,指的是“存储区域网络”。
SAN采用的技术是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(FC)技术,FC是ANSI为网络和通道I/O接口建立的一个标准集成,支持多种高级协议,它的最大特性是将网络和设备的通讯协议与传输物理介质隔离开。这样多种协议可在同一个物理连接上同时传送,高性能存储体和宽带网络使用单I/O接口,使得系统的成本和复杂程度大大降低。 光纤通道支持多种拓扑结构,主要有:点到点(Links)、仲裁环(FC-AL)、交换式网络结构(FC-XS) 。数据恢复教程。
FC-XS交换式网络架构下,主机和存储装置之间通过智能型光纤通道交换器连接,并与存储网络的管理软件统一管理,因为采用了FC技术,SAN具有更高的带宽,FC使用全双工串行通信原理传输数据,在1Gb标准下,传输速率高达1062.5Mbps ,即为100MB/S,双环可达200MB/S ,2Gb下,上述数字将翻倍。FC标准下可以通过同轴线、光纤介质进行设备间的信号传输,使用同轴线传输距离为30米,使用单模光纤传输距离可达10公里以上,这使得在 SAN模式下实现物理上分离的、不在机房的存储变得非常容易。
SAN的数据恢复一般设计的数据量都很大而且一般都很重要,所以在接到SAN 的数据恢复的单子时一定要谨慎。
SAN是企业级存储的解决方案,当前企业存储方案所遇到的两个问题是:数据与应用系统紧密结合所产生的结构性限制,以及目前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(SCSI)标准的限制。SAN中,存储设备通过专用交换机到一群计算机上,在该网络中提供了多主机连接,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,让多主机访问存储器和主机间互相访问一样方便,这样不管数据置放在那里,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。
SAN和NAS最大的区别就在于NAS有文件系统和管理系统,而SAN却没有这样的系统功能,其功能仅仅停留在文件管理的下一层,即数据管理。SAN和NAS并不是相互冲突的,是可以共存于一个系统网络中的,但NAS通过一个公共的接口实现空间的管理和资源共享,SAN仅仅是为服务器存储数据提供一个专门的快速后方通道。
FAT12:
这是伴随着Dos诞生的“老”文件系统了。它采用12位文件分配表,并因此而得名。而以后的FAT系统都按照这样的方式在命名。在DOS3.0以前使用。但是在现在,我们都还能找得到这个文件系统:用于软盘驱动器。当然,其他地方的确基本上不使用这个文件系统了。Fat12可以管理的磁盘容量是8M。这在当时,没有硬盘的情况下,这个磁盘管理能力是非常大的。
Fat12文件系统的限制:
1)文件名:只能是8.3格式的文件名。
2)磁盘容量:最多8M。(4096clusters×4sectors/clusters×512bytes、sectors)
3)文件碎片严重。(只在磁盘上不存储在不连续的簇内。)
Fat16:
在Dos2.0的使用过程中,对更大的磁盘的管理能力的需求已经出现了,所以在Dos3.0中,微软推出了新的文件系统Fat16。除了采用了16位字长的分区表之外,Fat16和Fat12在其他地方都非常的相似。实际上,随着字长增加4位,可以使用的簇的总数增加到了65546。在总的簇数在4096之下的时候,应用的还是Fat12的分区表,当实际需要超过4096簇的时候,应用的是Fat16的分区表。刚推出的Fat16文件系统管理磁盘的能力实际上是32M。这在当时是看来是足够大的。1987年,硬盘的发展推动了文件系统的发展,Dos4.0之后的Fat16可以管理128M的磁盘。然后这个数字不断的发展,一直到2G。在整整的10年中,2G的磁盘管理能力都是大大的多于了实际的需要。需要指出的是,在windows95系统中,采用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技术,叫做VFat来解决长文件名等问题。FAT16分区格式存在严重的缺点:大容量磁盘利用效率低。在微软的DOS和Windows系列中,磁盘文件的分配以簇为单位,一个簇只分配给一个文件使用,不管这个文件占用整个簇容量的多少。这样,即使一个很小的文件也要占用一个簇,剩余的簇空间便全部闲置,造成磁盘空间的浪费。由于分区表容量的限制,FAT16分区创建的越大,磁盘上每个簇的容量也越大,从而造成的浪费也越大。所以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微软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磁盘分区格式FAT32,并在Windows 95 OSR2及以后的Windows 版本中提供支持。
Volume size Cluster size
0 to 32 MB 512 bytes
33 to 64 MB 1 KB
65 to128 MB 2 KB
129 to 256 MB 4 KB
257 to 511 MB 8 KB
512 to 1023 MB 16 KB
1024 to 2047 MB 32 KB
2048 to 4095 MB 64 KB
Fat32文件系统:
Fat32文件系统将是Fat系列文件系统的最后一个产品。和它的前辈一样,这种格式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,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,突破了FAT16 2GB的分区容量的限制。由于现在的硬盘生产成本下降,其容量越来越大,运用FAT32的分区格式后,我们可以将一个大硬盘定义成一个分区,这大大方便了对磁盘的管理。
FAT32推出时,主流硬盘空间并不大,所以微软设计在一个不超过8GB的分区中,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个簇都固定为4KB,与FAT16相比,大大减少了磁盘空间的浪费,这就提高了磁盘的利用率。在其他更大的分区中的簇大小的可以看下表:
Volume size Cluster size
less than 8GB 4 KB
less than 16GB 8 KB
less than 32GB 16 KB
more than 32GB 32 KB
目前,支持这种格式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 95、Windows 98、OSR2、Windows 98 SE、Windows Me、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,Linux Redhat部分版本也对FAT32提供有限支持,然而,如果Linux安装在FAT32分区下,必须使用软盘进行引导。但是,这种分区格式也有它明显的缺点,首先是由于文件分配表的扩大,运行速度比FAT16格式要慢,特别是在DOS 7.0下,性能差别更明显。
FAT32的限制:
1)最大的限制在于兼容性方面,Fat32不能保持向下兼容。
2)当分区小于512M时,Fat32不会发生作用。
4)单个文件不能大于4G。(精确数据是4G-2bytes)。
根据多年来我RAID数据恢复的经历,我们将RAID数据丢失的原因总结如下:
1.磁盘物理故障.有些Raid级别提供容错能力,磁盘出现物理故障之后还可以正常运行系统,但是系统的整体性能将下降很多,而且数据处于危险状态.
2.RAID阵列卡出现故障.因为硬件RAID的信息存储在RAID卡上面,所以当RAID磁盘阵列卡出现问题后,数据将会丢失.如果硬盘上也有RAID卡信息恢复数据是可以的.如果硬盘上的RAID信息丢失掉的话,也可以恢复
3.拔插硬盘将顺序弄错.如果磁盘顺序出错,将会导致系统不能识别数据,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要重新调整顺序。
4.重新配置RAID阵列信息.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用户不熟悉配置磁盘阵列卡,盲目进行操作所导致.
5.突然断电,突然的断电将会造成RAID磁盘阵列卡信息的丢失,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导致硬盘物理损坏.
6.病毒破坏.